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0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股民配资平台,国家医保局多位负责人就如何健全“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保目录还将如何完善、集采工作下一步会有哪些方向调整等多个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据介绍,国家医保局成立6年来,谈判药品已经惠及参保患者7.2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了7000亿元。
健全“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公众十分关注医保体系的建设情况。国家医保局最近提出健全“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何建设?怎么建设?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新闻发布会上也给出了详细的解读。
章轲表示,目前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涵盖了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大病保险三个方面。但这三重保障相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还有三大矛盾——基本医保局限性与人民群众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基本医保制度统一性与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不同地区疾病谱差异性的矛盾,基本医保规则目录稳定性与药品、器械等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矛盾。
章轲表示,目前国家医保局加速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除了基本医保之外,还补充了惠民保、其他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工会互助,以及一些其他基金。这些力量的参与,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差异的、快速变化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同时也和基本医疗保障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结合,完善“1+3+N”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具体来看,“1”是为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能够有效运转,国家医保局在积极推动数智技术,提供基础信息平台。这个基础信息平台包括:“一人一档”——每个人都有一套健康档;“一药一码”——每一个药盒上都有一个追溯码,将来要能够追溯到每一盒药的流向,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药”;“一单一清分”和“一票一核验”,商业保险公司和慈善机构关心能不能找到正确的人、拿到真实的票,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够为多层次医疗保障的参与机构提供这些条件。国家医保局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力争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
医保药品目录“每年一调”
创新药支付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慢性病、罕见病药品被纳入医保,特别是一些高昂“天价药”的纳入,显著减轻了患者负担。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表示,国家医保局还将进一步完善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在始终坚持保基本的原则下,努力将更多更好更新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同时还将着力研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拓宽更多创新药支付渠道。
据介绍,国家医保局坚持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每年一调”。6年来,国家医保局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的数量从2017年的2535种增加到现在的3088种。同时,目录内药品的质量也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肿瘤、罕见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病的治疗领域,很多新机制、新靶点的药物被纳入,实现了药品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需求更高程度的匹配。
同时,国家医保局发挥医保团购的优势,引导新药价格回归合理。整合13亿多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实施战略购买,完善了国家药品谈判准入机制。据统计,国家医保局成立6年来,谈判药品已经惠及参保患者7.2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了7000亿元。
大力推进医药集采扩面提质
近年来,集采药械逐渐被认可接受。为群众减轻医药负担,同时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集采领域还将迎来新的挑战。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颜清辉表示,医保部门将大力推进医药集采扩面提质:
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加强区域协同,重点指导地方推进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体外诊断试剂等药品耗材联盟集采;平稳推进接续采购,加强集采执行的精细化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中选产品使用、供给、监测等环节的管理措施,督促中选产品及时进院、优先使用;同时国家医保局还会采取措施,压实中选企业保障质量和供应责任。
据其介绍,目前通过集采,群众用药负担降低,用药的可及性和质量提升。比如,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集采前患者的年费用高达4000至5000元左右,集采后的年费用降到100至200元左右。医疗机构的临床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抗病毒的治疗率和规范率大幅提升。再比如,集采后胰岛素大幅降价,临床性能更好的三代胰岛素使用量占比从集采前的58%提高到了70%以上。
同时,集采提供了公平竞争、阳光竞争的平台,让好产品通过集采能够迅速打开市场。从公开问询胸主动脉支架和其他药品耗材价格治理的情况来看,一些医药产品降价的空间主要来自于压缩了流通领域费用,对生产研发企业的实际收益影响比较小。
此外,集采助推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集采切断了药品、耗材流通过程中的灰色利益链,让医务人员的处方行为更加规范。比如“药品滥用重灾区”抗生素的使用强度指标从2018年的37.8持续下降到2022年的33.8。集采配套政策也注重增加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阳光收入。
健全多元复合的支付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近期,国家医保局也发布了新版的DRG/DIP分组方案。
据李滔介绍,近年来,在住院方面,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DRG/DIP(按病种病组打包支付方式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2023年年底已基本实现了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总体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医保向医疗机构付费从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病组付费转变;二是医保基金结算从原来的“后付制”向现在的“预付制”转变;三是从手工审核向大数据运用转变;四是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近期,国家医保局聚焦医疗机构反映的分组方案不够精细、群众反映住院天数受限等问题,出台了按病种病组打包付费的2.0分组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医保按病种、按病组付费的技术标准和配套政策,着重明确了特例单议、预付金制度、意见收集反馈、协商谈判、数据工作组等多项新的工作机制。比如在特例单议方面,对患者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比较多、病情复杂的危重症等特殊病例,明确了医疗机构可以自主申报、一例一议,医保部门重新审核,和医疗机构双方协商调整付费标准,更好满足临床治疗和用药需求,同时也免除高额医疗费用患者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李滔表示股民配资平台,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是建立住院按病种病组,也就是DRG/DIP付费的动态调整机制,更好适应临床满足群众需求,更加科学精准地提高医保基金的支付效率。二是健全多元复合的支付体系,探索符合门诊、紧密型医共体等医疗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三是加强与卫健等部门的协同和联动,促进三医共同治理,一起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