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晶科、天合、晶澳等光伏巨头曾通过授权交易、收购和斥巨资投入研发取得和积累专利,这意味着不经许可、冒专利侵权风险的厂家将面临更多法律挑战。记者从业内获悉,最近几周,天合和晶澳已向对手主动发起专利诉讼,部分企业则通过支付技术专利使用费的方式来解决专利问题。业内认为,未来与专利、技术有关的交易、诉讼在光伏行业将越来越多,有点类似通信和半导体产业的情况。
记者从晶科能源了解到,该公司采用了“技术+专利授权”双拳模式,一方面生产销售自己的TigerNeo系列TOPCon组件,另一方面则向友商授权其TOPCon专利技术。作为全球第一大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主要通过投资研发来丰富专利组合,研发投入占比每年超过6%-7%,仅2020-2022年的研发投入就近90亿元,2023年单年研发投入超68亿元。目前,晶科全球共申请专利4100多件,持有有效授权专利2300多件。
自2019年起,晶科能源开始聚焦研发下一代N型TOPCon技术,同步注册掌握了大量技术专利,目前已申请TOPCon技术相关专利近1000件,获得TOPCon技术授权专利460余件,是掌握TOPcon专利数量最多且最主要的厂商之一。
随着TOPCon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友商认可,多数头部光伏企业把TOPCon作为主要的下一代技术,并投入巨资布局产能。晶科能源已和一家全球前十大组件厂商及一家全球前五大电池厂商达成专利授权协议,从而获得对方支付的TOPCon技术专利使用费。这标志着晶科能源在建立知识产权组合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业内人士认为网上配资门户,光伏电池的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竞争激烈。对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来说,支付专利授权费用,获得技术的使用权利,是最快最方便的做法之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观点